陳景勝:“世界讀書日”里話讀書
“世界讀書日”里話讀書
陳景勝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九個“世界讀書日”,這是一個五洲讀圣賢,四海飄書香的日子。今年,“倡導全民閱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進一步鼓勵國民“多讀書、讀好書”,我國各相關部門也做出了諸多努力。伴隨著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關于“讀書”的話題再次引起廣泛關注。“世界讀書日”里話讀書,別有一番情趣。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為“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chuàng)意來自于國際出版商協(xié)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無論貧窮還是富裕,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有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設立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人們去讀書、去閱讀。
古代有“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程門立雪”等讀書典故自不必說,孔子至晚年還喜歡愛讀《易》,因反復攻讀,來來回回地翻,穿制竹簡的皮條竟被磨斷了多次,因而產生了“韋編三絕”的典故。古人還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F(xiàn)在交通便捷,許多人“行萬里路”已不是難事,但與古人的行萬里路尚有質的差別。大詩人李白縱行天下,想象中最好的條件無非是一輛馬車,三五好友同行;次好是自己騎一匹馬,后面跟一個挑夫;最差的光景是獨自步行風餐露宿。那樣的萬里路所遇到的艱辛,對山山水水及世態(tài)炎涼的感受,可不是在天上飛來飛去所能體味的。
書籍是人類知識文化的載體,是人類精神財富的結晶。讀書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類汲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徑。書籍是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保存知識的有效載體。中國的書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積淀,從最古老的甲骨刻辭、青銅器銘文、石刻文字算起,中國經(jīng)過簡版、帛書的發(fā)展階段,到后來寫在紙上的書、雕刻印刷的書,中國書籍歷史之悠久、數(shù)量之豐富,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中國的書籍史,如同中國歷史一樣,光輝燦爛,源遠流長。中國是世界上圖書文化最發(fā)達的國家,且極具民族特色。
通過讀書,我們可以了解繽紛多彩的世界,風采各異的異域風情,解讀天下各異的山川河流,認識性格迥異的各色人物。品讀一本好書,細膩的文筆,優(yōu)美的句子,華麗的辭藻如同品味一杯陳年老酒,使人讀后進入意境,意味悠長,有時候,讀一本好書甚至能超過平時幾十年的奮斗。
近來年科學技術發(fā)展,社會分工高度專業(yè)化的同時,以我的觀察,許多“讀書人”在工作之余的文化閱讀已完全流行化、快餐化、低俗化、垃圾化。更有相當一些人已經(jīng)不怎么讀書了。許多精英白領在專業(yè)領域能力很強,但其他方面卻積累甚薄,甚至可以說很“無知”,這就造成了許多人在人文方面的缺失。
有人說現(xiàn)在的人讀書少了是因為生活節(jié)奏太匆忙而沒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時間,由此看來,即使是碎片化的時間,也是時間;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把時間分配給讀書。但我更相信時間有如泡沫里的肥皂水可以擠出來;游人說現(xiàn)在的人讀書少了是因為書價太貴,但我更相信當他(她)花費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的錢去購買一份奢侈的快餐飲料或奢侈品牌衣物時,其本人會一點都不覺得昂貴奢侈從而良心不安。
據(jù)報道,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讀書:以色列人為 64 本;俄國人為 55 本;美國計劃達到每年每人讀書50 本的。而中國平均每人每年讀書不足 5 本。中國人每年人均閱讀圖書4.5本,跟其他國家比黯然失色。為什么中國人不再喜愛讀書了呢?部分原因是由于受眾品味的變化,人們開始轉向網(wǎng)絡,轉向更加輕松的題材。相較于傳統(tǒng)讀書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電子化閱讀,在最喜歡的閱讀媒介方面,前三位依次是:手機閱讀,占比23.59%;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占比23.37%;紙質圖書,占比22.25%。相比去年,紙質圖書的閱讀率保持平穩(wěn),而手機閱讀和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閱讀的比重上升明顯。
中國人的讀書率已連續(xù)多年下跌,其中我國中小學生的平均閱讀量僅在國家出臺標準20%以下,孩子的閱讀興趣也在下降。
讀書率每況愈下,傳統(tǒng)的讀書恐怕更是越來越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陌生的名詞。我只知道我身邊的人總是用逛街,游戲,K歌,電視等打發(fā)時間,寧愿整天顯示著無聊也不愿安心坐下來讀一點書,或許很多人在長久地浮躁之后已很難靜下心來了。于是又強調:看書太累,心靜不下來了。
“倡導全民閱讀·多讀書 讀好書”是多么的重要。一本好書,一生財富。大凡好書都有一個或數(shù)個偉大的靈魂,能引導世人超凡脫俗,走向高峰,走向光明,受益終身。我們要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比如中國的《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西游記》;外國的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司湯達、海明威等,這些文學名著不僅有精彩的故事,讓你讀到各個時代的人文歷史,更重要的是那些細膩準確的描寫特別能夠加深人對生活、對人性的理解。讀書一定要讀經(jīng)典,那是歷經(jīng)千百年淘汰留下的精華。讀精華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少時間獲得最大收益,從人生成本與收益的角度,讀精華也是最合算的。
我從小喜歡讀書,逐漸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讀書已成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成為我最持之以恒的愛好。圖書館是我平時打發(fā)時光的最好去處,經(jīng)常在圖書館里讀書,使我感受到多讀書、讀好書的快樂和幸福。在書海中耕耘很辛苦,但能在讀書中收獲知識和樂趣,使人生更加充實。因為讀書、我寫作,我已在全國350余家報刊發(fā)表千余篇詩歌、散文、隨筆、言論等文章。一份耕耘,一份收獲,1990年,我榮獲“邳州六千年知識競賽”一等獎。先后撰寫了《耐得寂寞苦讀書》、《讀書看報我的最愛》、《讀書看報的日子真好》等文章,受到讀者的喜愛。
讀書讓國民在書卷氣中找到清心寡欲的幸福感,然后強壯自己的精神骨骼和物質生活。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貴在堅持。我現(xiàn)在老了,還仍然讀書,依愛讀書。床頭、桌案、書柜依然放著許多想讀之書。有書讀的生活是幸福的,與書為友使人堅強、智慧,充實、自信;幾日不讀書,便與人無言,言之無物,甚感無聊。
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只有人生的境界提升了,讀書的境界才會得以升華。希望我們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掀起閱讀熱情高漲,抽空捧起心愛的書,享受閱讀的樂趣;可以互贈喜愛的書,傳遞著美好的感受;可以一起誦讀美文,體會著心與心的交融……閱讀能夠點亮心靈,知識激發(fā)智慧泉涌。讓我們每天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讓我們靜下心來愛上閱讀,一起進步!
朋友們,抓緊時間讀書吧。讀書,會讓精神更潤澤。讀書,會使生命更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