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勝:懷念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
懷念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
陳景勝
4月25日中午11時許,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幼子梅葆玖先生,因支氣管痙攣,深度昏迷,經(jīng)多方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他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也是最小的一個,梅派藝術傳人,這位老派“星二代”是梅氏唯一繼承梅蘭芳衣缽的人,如今撒手人寰,雖然梅派未絕,但梅家一個世紀的京劇藝術傳奇徹底結束,成為藝術史上的絕響。
梅葆玖1934年出生于上海思南路的梅宅,祖籍江蘇泰州。他是梅派藝術傳人,國家一級演員,原是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代表作《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太真外傳》、《洛神》、《西施》等。
10歲開始學藝,13歲正式登臺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劇。18歲開始與其父同臺演出。他致力于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就梅派藝術的弘揚來講,梅葆玖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甚至對當今的京劇界來說也是舉足輕重。他多年來培養(yǎng)了一大批藝術傳人,其中有幾十位弟子現(xiàn)都已成為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其中有李勝素、董圓圓、張晶、張馨月、田慧、譚娜、尚偉等。其中,胡文閣是其唯一的男旦弟子,而立之年投入梅派門下,苦學技藝。收了36位弟子。
梅葆玖的家庭背景不一般。父親梅蘭芳是京劇大師,母親福芝芳是滿族人,從小學藝、主攻工青衣。婚后告別舞臺在家相夫教子。梅葆玖在家中兄妹9人中排行老小,有5個在幼年相繼夭折,留下三男一女,大哥葆琛,二哥紹武。姐姐葆月是京劇老生。擅演劇目有:《紅鬃烈馬》、《四郎探母》、《捉放曹》、《文昭關》、《戰(zhàn)太平》、《轅門斬子》等。
梅葆玖的夫人名叫林麗源,是梅蘭芳京劇團藝術顧問。夫婦倆幾十年相濡以沫恩愛有加,但有一點小小遺憾就是他們二人膝下無子女,不過放心這絲毫不影響夫妻感情。林麗源的信息大家知道甚微,關于他們的一些事情也就鮮為人知,因此這對京劇伉儷,就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梅先生生前最愛整潔漂亮。
印象中梅先生永遠是謙謙君子的樣子,微笑著拱手和朋友打招呼,從沒見過他生氣、著急。梅先生注重儀表,記得有一次在化妝間拍攝梅先生,先生笑著和記者說:“我得扮上,我還是愛美”,到今天我都深深記得他說完那句話后開心的笑容。
教會學校出身的梅葆玖,愛吃西餐,每餐只要有牛排就足矣。還喜歡古典音樂、歌劇、芭蕾、電影,甚至對流行音樂也感興趣,他說這些都得益于父親給他的開放式教育。
梅蘭芳在西方藝術的沖擊下革新京劇。在唱法上結合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得角色的身份不同、劇情不同,唱法也就不同。梅蘭芳對念白進行改革,使得他的念白抑揚頓挫、句讀分明、越是高音,越念得甜潤,聽眾能從他的念白中聽出喜、怒、思、悲、恐、驚來,不但字字珠璣,而且念白與眼神、身段、手姿互相陪襯,渾然一體。梅蘭芳為京劇表演創(chuàng)造了各式各樣的舞蹈,在《霸王別姬》里,他加入了舞劍;在《黛玉葬花》中,他加入鋤舞。京劇原本是“唱念做打”,直至梅蘭芳開始,成了“唱念做打舞”。他將二胡吸收進京劇當中,對京劇旦角的發(fā)音和情感,起到了升情繪境的作用,發(fā)展了京劇音樂的表現(xiàn)力。舞美方面也借鑒了西方話劇表演的舞臺、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成分進行改良,在《嫦娥奔月》中,梅蘭芳首先在嫦娥出現(xiàn)時使用的追光。梅蘭芳在70年前創(chuàng)編《太真外傳》時,就懂得和聲的規(guī)律,在唱腔里就留下了可以添加和聲的空間。
而梅葆玖的創(chuàng)造性則在于錄制了梅派京劇名作《貴妃醉酒》和《太真外傳》全本的兩張唱片,讓梅派藝術在這個時代里和國際接軌,把京劇滲透到年輕人當中去。
梅葆玖先生的一生都在為了傳承梅派藝術而努力,一直都在身體力行、竭盡全力地培養(yǎng)后輩。“現(xiàn)在梅先生也是桃李滿天下,希望梅老師的在天之靈可以安息。望今后梅派藝術能得到更好的弘揚和發(fā)展,也希望逝者安息,梅先生的家人可以節(jié)哀順變。
據(jù)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透露,梅葆玖先生追悼會初步定于5月3日早上10點在八寶山舉行。
寫下此文,深情送別玖爺。玖爺,此一醉,已不醒。梅先生,永別了!大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