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朵花,馨香依舊
那一朵花,馨香依舊
攀煤花山礦宣傳部:賴雪梅
2012年是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跨越50年的時空,歷經50年的風雨,我們一直在追隨雷鋒的腳步。
陽春三月
,
我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
緬懷
雷鋒,雷鋒
精神
隨著春天的腳步
悄然
融
入
我們的生活
。雷鋒這個名字,給三月抹上了一絲暖色,也
給
我
們的精神世界帶來崇高和溫暖的氣息。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人的觀念
發(fā)生了變化,
對于曾經一度將雷鋒精神引
以為榮的中國人來說,雷鋒精神似乎離
我
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了。
“
時間就是金錢
”
成為當今社會的至理名言,即使有人做了好事也
被說成是
一種炒作,一種交易
。
甚至有人說:
“
雷鋒沒
有
戶口,三月里來四月走
。
”
難道一個
“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
的時代英雄,真的只是在每年三月才露一下
臉
的
“臨時演員”
嗎?
雷鋒精神
真的
只是那個特殊的年代所特有的時代
烙印嗎?
那一朵潔白無瑕的精神之花真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湮滅了嗎?
掩卷沉思,
雷鋒精神的真諦究竟是什么?
是將士的浴血奮戰(zhàn)、馬革裹尸,是為官者的鞠躬精粹、死而后已,還是醫(yī)護人員的救死扶傷?仔細琢磨,
學習雷鋒精神并不是說要
拋頭顱、灑熱血
,也不是要建立驚天動地的偉業(yè),
實質上,雷鋒精神就是
把
平時的小事做
好
,腳踏實地,
樂于助人,
并且持之以恒。
在我們身邊,到處都閃耀著雷鋒精神的光輝:薄霧晨曦中,
很多人還沉浸在睡夢中,
“
馬路天使
”
岑際樂已穿好工作服、戴上手套
,穿梭于花山礦的各個角落,
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
被人們親切稱為
“
編外黨支書
”的
張松柏退休后
,
主動
義務
為
龍洞
退休同志送報刊和通勤車票
, 二十多公里的路程,
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一干就是三年
;
多年來,
花山礦職工
劉彥財利用下班時間,一個人肩挑背扛
,把
從溝北到總醫(yī)院的路
修葺一新。也許他們平凡無奇,也許他們做的事微不足道,但他們堅持了自己的信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每一年,我們國家都要表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擲地有聲的大愛、那綿延不絕的感動,都在向世人宣告:雷鋒精神萬古長存。
如果我們捧著一顆奉獻的心,就不難理解屈原的剛毅,關羽的忠心,雷鋒的執(zhí)著,魯迅、朱自清的錚錚鐵骨。我們和他們一樣,只是奉獻的大小不同罷了。
雷鋒
精神,它不是一瞬間的光芒四射,也不帶有絲毫的
矯揉造作,
在一個民族的
靈魂
深處,雷鋒精神變成一顆珍貴的火種,代代相傳
,支撐著整個民族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傳奇
。無論經歷多少風雨,
多少坎坷,“雷鋒精神之花”始終
含苞怒放,
馨香滿懷,
傲立于華夏大地
。